体育建筑设计规范2016(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312019)


2024-06-06

中小学校总平面设计规划

1、中小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冬夏主导风向合理布置建筑物及构筑物,有效组织校园气流,实现低能耗通风换气。体育用地设置规定中小学校体育用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各类运动场地应平整,在其周边的同一高程上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空间。室外田径场及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球类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

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设施设备的要求。校园规划设计 校园规划设计应遵循整体性、人文性、生态性、安全性的原则,以适应学校教学、科研、生活和各类活动的需要。校园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性因素,满足自然采光、通风和防止噪声干扰的要求。

3、学校的自行车棚用地应根据城镇交通情况决定。在采暖地区,当学校建在无城镇集中供热的地段时,应留有锅炉房、燃料、灰渣的堆放用地。第3条 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第三节 总平面布局 第1条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4、一般学校规划有严格的功能分区,有校前区,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区,生活区,有的还有教师生活区,研发区,社会实践区等。入口景观区 一般而言,中国高校入口景观区是指大门至学校主体建筑之间的空间,是人们对这所大学的第一印象。

足球场照明设计规范有哪些

足球场照明设计规范: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JGJ 153-2016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 GB/T 7921 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 1976年CIE推荐了2个在表示色差感觉上水平相当的色差公式:CIE LAB色差公式和CIE LUV色差公式。

综合性体育场竞赛项目主要为田径、足球等,场地照明设计标准主要有:(1)足球场人工照明指南:国际足联。该标准包括比赛分级、照明要求、照明参数推荐值、场地照明测量等内容,是目前足球场人工照明方面内容最全、最新的标准。该标准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场上得到应用。

灯具效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不低于65%、格栅荧光灯不低于60%、透明保护罩荧光灯 不低于65%。 4) 灯具配光应与灯具安装高度、位置和照明要求相适应。

足球场照明灯具一般采用1000瓦金卤灯或大功率LED投光灯。

体育场照明设计规范第一就是灯具及附件的安全性要求是标准的,第二灯具防触电保护金属外壳标准,第三灯具效率还有节能效率,第四灯具配光于这个灯具安装高度,位置和照明要求相对应,这些就是大概的要求,体育场照明设计可以参考爱思博照明。

标准要根据足球场使用功能来确定照明的标准,大概分为七个级吧,训练和娱乐活动照度200lx,业余比赛500lx,专业比赛750lx,一般tv转播1000lx,大型国际比赛高清电视转播1400lx,tv应急的750lx。

体育馆一般有哪些要求,如消防,观众能否看清看台,颜色影响运…

良好的视野:体育馆看台的首要设计要求是确保观众能够拥有清晰的视野,以便能够观赏到比赛或演出的全貌。这要求看台的位置和高度需要经过精心计算,避免观众视线的遮挡,确保每个座位都能获得最佳的观看角度。舒适的座位:观众在体育馆内停留的时间通常较长,因此座位的舒适度也是看台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一般来说,中小型体育馆从视线、声学等功能要求来说不采用圆形方案,用多边形和椭圆形代替,这样看台在平面处理上会更有利些。看台的布置对体育场馆的造型有很大影响,对称看台与非对称看台的设计会导致差异很大的两种场馆造型。

观众席看台的剖面设计直接影响观赏质量。看台多设计成阶梯形,坡度一般不超过30度,台阶高度一般不大于45厘米。在剖面设计中,对于场地高程的确定,应根据交通疏散、机械运输、建筑造价综合考虑。一般体育馆场地高程宜接近天然地坪和场外地坪。

体育馆的看台形式应尽可能为观众、贵宾和记者提供较高视觉质量的座席。有关看台座位的标准、连续座位数、主席台、残疾观众席、评论员和记者席的要求,看台出入口及视线设计应符合关于看台的有关规定。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及观众规模的不同,观众看台有不同的平面类型。

并设置了电教室、电脑室、图书馆、教研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变配电房、消防值班室等。体育馆二层设有主比赛场,平面尺寸为43×35m,净高13m,场内可设置活动座椅450个,能适应不同比赛要求。在东西主看台下设有夹层空间,便于观众中途休息。在观众休息厅配有小卖部、男女卫生间等。

体育场馆建筑造型设计要求如下:体育馆采用自然通风换气、及采光方式 保证今后日常体育教学,必须有足够的室内场地。如:场地架空的形式,把主场设在第二层,场下做成半场下的风雨操场。(1)看台下空间设计一个篮球场、二个排球场和一个网球场、若干条100米田径跑道。

请问室外体育看台一个踏步做多高合适呀?

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站房内旅客用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m。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

台阶处于室外,踏步宽度应比楼梯大一些,使坡度平缓,以提高行走舒适度。其踏步高一般在100~150mm左右,踏步宽在300~400mm左右,步数根据室内外高差确定。在台阶与建筑出人口大门之间,常设一缓冲平台,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平台深度一般不应小于1000mm,平台需领3%左右的排水坡度,以利雨水排除。

国家标准下的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的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踏步应防滑。当室内外高差超过1000mm时,应在台阶临空一侧设置围护栏杆或栏板。另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固定,台阶如果设置在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需要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室外台阶踏步高度和宽度规范是多少?室内楼梯板设计规范。楼梯板的规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规格,一般要求适应于人的脚掌尺寸。一般踏板宽,立板低的踏步会较为舒适。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不小于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舒适。立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厘米,一般在18厘米舒适。

公共建筑室外台阶踏步高度不宜大于多少?通常台阶高度不得大于220mm,宽度大于260mm。一般而言,室外台阶的高度要小于室内台阶,通常尾150mm,室内的常以165~185mm见多。室外台阶的宽度通常为300~350mm,室内为280~300mm。

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站房内旅客用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m。

写字楼设计规范有哪些国标啊?

1、.9高层建筑的室内装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2、公共空间、办公空间和服务空间是办公楼必须具备的三个空间。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六层及六层以上的办公楼建筑要设计电梯,建筑的总高度超过75米的办公楼建筑使用的电梯 要分区或分层来设置使用。办公楼除了电梯以外还要有室内楼梯及室外防火通道等设施。

3、以De Knoop政府办公大楼为例,荷兰的cepezed + Fokkema & Partners Architecten展示了如何在设计中实践这些新规范。空间净高的考量 净高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设有集中空调的单间式和单元式办公室净高至少50米,开放式和半开放式办公室则不低于70米。

4、另外中国建筑规范对防火分区有明确规定,在有喷淋系统时写字楼标准层一个防火分区的大小可以到2000平米。(二)标准层单元的划分办公单元预先合理的划分不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设计,而且对项目的成本、销售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按照国内目前的办公标准,大约人均10--15平米的办公建筑面积。

运动区建设的因素

1、外部标识性环境,关注活动的安全性 区域性体育活动具有愉悦性、开放性的特点。这种活动更需要将安全原则贯穿始终。场地的安全、材料的安全、游戏的安全、幼儿的安全都是成功开展活动的先决条件。

2、给山区小朋友建运动场有以下几个原因:促进身体健康:运动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可以增强他们的体力、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良好的体格素质。在山区,由于地形复杂、交通条件限制等原因,很多孩子缺乏机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3、在规划活动场地时,我们既要考虑各区域活动的性质和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我们将投掷区设置在场地边缘,并留出较大的区域空间,以此控制投掷方向,保持安全距离。钻爬区和平衡区对运动空间的要求都不高,且两种活动有较大的关联,因此可将这两个区域设于相邻的位置。

4、主、辅器材的搭配也是器材开发和投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平衡区内的平衡板、梯子、轮胎、长凳是主要器材,而沙包、小水桶、动物玩具就是相配套的辅助材料。合理的主辅器材搭配、投放有利于幼儿在自主运动中有更多的选择性、组合性,玩出更多更有趣的玩法,从而增强区域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

5、因此,为了能够使城运村能够发挥更大、更为积极的城市功能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挖掘城运村潜力,延续城运村已有功能,同时满足西安人民运动健身需求,提升北城区域形象,完善北城区生活配套,并使本项目成为区域增值的重要因素。

6、就近设置 各种设备、材料应尽量放在幼儿伸手可及之处,刺激并便于幼儿充分利用其开展活动。切忌束之高阁,限制幼儿利用。美工区由于经常需要用水,最好离水源近一些;科学区、运动区需要自然的光线,而且经常需要将活动延伸到户外场地,最好选择向阳和接近户外的一面。